次氯酸鈉(註一)水溶液(Sodium Hypochlorite, Na+ + ClO-),就是俗稱的漂白水,一般來說,是最便宜、有效的消毒殺菌劑;市面上賣的漂白水就是次氯酸鈉(次氯酸根負離子+鈉正離子),但是請注意:次氯酸水不是次氯酸鈉,有很多市售味道很重的幼兒用清潔液,其實就是便宜的漂白水(次氯酸鈉)。雖然兩者都有次氯酸離子(ClO-1),但漂白水溶於水之後是應該是鹼性,並不是真正的弱酸性的次氯酸水喔!
次氯酸(註二)水溶液(Hypochlorous Acid,H+ + ClO-)沒有漂白水的味道,因此尤其適合居家幼兒使用。但是要強調,次氯酸水的製作絕對不是電解食鹽水這麼簡單,也不是所謂稀釋的漂白水,製作上電解的原料需要特別濃度的鹽酸(HCl)並且以電腦晶片提供穩定的電流以及流速控制以確保穩定濃度的次氯酸水產出,都應該屬於工業級的設備才能製作。原則上不是幾千元買來的電解食鹽水機器放在家裡插電就可以做到的。更何況電解食鹽水做出來的是漂白水。
在醫院的耳鼻喉科、皮膚科、外科等容易感染的區域也會經常使用次氯酸水,通常濃度會比較高(100ppm~300ppm)。然而實際殺菌力這還是要看施用的方式;過度稀釋到低於10ppm肯定會減弱其殺菌力。然而過高濃度也不會再增加殺菌力,反而結果是對皮膚不好、且小孩若誤食也會有危險。通常居家使用的濃度建議在30ppm~80ppm,這樣的濃度已經可以99.9%有效滅菌,直接擦拭玩具、地墊、電燈開關、以及洗滌兒童餐具後殘留量,對小孩也是非常安全的,而且一段時間就會經過光分解為。
很多商品都說含有次氯酸離子的水溶液可以當食品添加劑,那是舊的法規(註四),2017年6月開始,在商品銷售或標示上都不能說次氯酸是食品添加劑了。食藥署新修正的標準規定次氯酸或是其它化學成分,作為飲用水的殺菌劑、食品容器以及食材洗滌之用,其有效氯含量要在200ppm以下。針對食材,更要求殘留不得超過 1ppm(基本上就是要沒有)!也就是說政府要求『能被吃下肚的次氯酸』其濃度不得超過1ppm喔!也就是說所有嬰兒、幼兒、兒童用的消毒清潔劑,都是不可以吃的!
台灣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s,簡稱環醫所)在網頁上指出(註五):3000ppm以上的次氯酸鹽會造成腸胃不適,更高濃度更可能造成死亡!濃度太高的次氯酸鈉(漂白水)有可能會解離出氯氣,因此使用上也要小心。那些電解食鹽水的設備所產生高濃度次氯酸鈉(漂白水)隨然還沒有到 3000ppm,但是肯定要避免直接接觸食物,更不用說喝下肚子了,使用前一定要稀釋到安全的濃度以下後才能使用!
日本牙醫師 長野志津男 在『起床馬上刷牙,一生不生病』一書中提到:將1 ~2個瓶蓋份(5~10毫升)的(低濃度)次氯酸水直接含在口中漱一漱。大約10秒鐘的漱口,就可以殺死牙周病菌或蛀牙菌。而在含著次氯酸水時,把牙間刷等用品插進牙齒與牙齦之間刷洗,效果會更大。這裡一定要強調一下,只有低濃度(有效氯含量200ppm以下)的次氯酸才適合做為漱口用。且漱口完之後最好再用清水漱口。
網路上有人說次氯酸水就是『強酸性水』,我覺得這是日本的名稱直接剪貼來的,日文在這裡的『強酸性』的中文意思應該是『強氧化性』。次氯酸的氧化裡很強這是事實。也就是說,次氯酸水的「酸鹼性」不屬於強酸性:就算是濃度高的次氯酸水溶液,也只能算是弱酸(大概就是可樂、檸檬汁的ph值)。請記得這裡的「酸」,是氫離子(H+)的濃度,可不是味覺的”酸”喔。
現在坊間很多『清潔劑』:像是病毒崩、白因子、超電水、舒克清,然而成分都標示離子水、電解水、奈米離子水等等。到底是用甚麼成分也看不出來,有可能有高深的學術研發,但是仔細想想,這也怪不得這些廠商,因為如果老實標註化學成分的話,有可能就變成漂白水或是次氯酸了。再來你回去看瓶身,他也沒說XXX產品可以殺菌喔,反而他會在其他頁面告訴你有做過醫學實驗,但是不見的你可以看到XXX的名字出現在同一個頁面喔。這點很有趣,各位把拔馬麻可以自行評估。畢竟抗菌成份很多,只要標示符合規定,怎麼讓消費者信服,就是各憑本事了。
水神、以及蔓葆次氯酸水有直接標示化學成分以及濃度,但是水神的濃度似乎太低了,只有20~30ppm,造成效期只有6個月;蔓葆次氯酸水濃度50ppm,因此效期比較長,也比較不會因為放置過久造成濃度低於10ppm。次氯酸陰離子(ClO-)是目前被認定為有效的抗菌成份且200ppm以下最為洗滌餐具是安全無虞的。
結論:
- 次氯酸鈉(NaClO,漂白水)以及次氯酸(HClO)都有次氯酸陰離子(ClO-),因此都有消毒殺菌的功用;
- 次氯酸(HClO)水溶液用食品容器洗滌,以200ppm以下為安全濃度
- 次氯酸(HClO)水溶液用於食品消毒劑用途,使用後需要再充分用水清洗,殘留濃度係以「總有效氯1 ppm以下」為規定。所以次氯酸不可食用。
註一:次氯酸鈉: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次氯酸鈉是強鹼弱酸鹽,會水解,水溶液呈鹼性:
NaClO(aq) + H2O(l) → HClO(aq) + NaOH(aq)
在水中,也會緩慢發生以下反應(產生氯氣):
4NaClO + 2H2O → 4Na+ + 4OH- + 2Cl2↑ + O2↑
註二:次氯酸: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次氯酸為不穩定弱酸在水溶液中,次氯酸部分電離為次氯酸根離子(ClO−,也稱為「次氯酸鹽陰離子」)和氫離子(H+),隨著次氯酸的濃度不同,其ph值也不同,50ppm的次氯酸水其ph值會在5.5~6.5,非常接近中性(ph7)。濃度高於1000ppm時,其ph值會落在2.2~3.2;雖然還是屬於弱酸,但使用上需要特別注意。
次氯酸是一種比標準狀況下的氯更強的氧化劑:
2 HOCl(aq) + 2 H+ + 2 e− 化學平衡符號 Cl2(g) + 2 H2O E=+1.63V
在生物學中,次氯酸被嗜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用來殺滅細菌。這也是為何現在大多數的次氯酸根的消毒商品都號稱對人體安全了,因為人體的白血球也能自行微量合成產生,用來吞噬/消滅細菌。
註三:電解食鹽水可製造氯氣、燒鹼(氫氧化鈉),並在陽極生成氯氣、陰極生成氫氣及氫氧化鈉。須注意的是:氫氣和氯氣混和會形成爆炸性的混和物;要利用電解食鹽水產生次氯酸鈉,則需要讓溶於水中的氫氧化鈉與陽極產生的氯氣發生反應;筆者覺得反應相當的複雜;也可能會有氯氣逸散到空氣中,當然一般來說如果電流以及電極的距離控制得好,僅小量/低濃度製作,應該還算是安全。不過在家可能不要自行設置或操作此類化學反應。
註四: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於民國106年6月12日發布修正「食品用洗潔劑衛生標準」第五條主要修正重點有二,分述如下:
1. 針對標準第五條所指消毒成分得用以清洗食品之對象,限縮僅得使用於生鮮供即食之食品(如:生鮮截切蔬果、供生食用之水產品等);因該等生鮮食品於製程中不會再經加熱等可有效減少微生物之處理,但考量原料可能有起始生菌數偏高疑慮,容易因生食而導致食物中毒,爰同意其於合理必要性之前提下,可於製程中使用食品用洗潔劑進行清洗消毒,惟使用後仍須再經飲用水充分清洗、殺菁、加熱或其他適當處理,以使最終食品之殘留濃度符合限制之規定,以保障消費者安全。
2. 目前針對氯系消毒劑之殘留濃度,係以「總有效氯1 ppm以下」規定,惟有關總有效氯之意涵較不明確,可能導致檢驗之疑慮,爰本次併同修正酸化亞氯酸鈉及二氧化氯殘留濃度之規範為「氯酸鹽及亞氯酸鹽總和1 ppm以下」,以臻明確。食品業者使用食品用洗潔劑,仍應以使用之必要性及為達清潔或消毒效果之最低合理使用量為前提,避免濫用;
註五:資料來源 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
次氯酸鈉和次氯酸鈣會對身體產生有毒反應的原因主要是來自次氯酸鹽的腐蝕特性。如果不小心攝入家用漂白劑(含3-6%次氯酸鹽)就會造成腸胃道不適;若 換做是更濃縮的商用漂白劑(濃度超過10%的次氯酸鹽)或次氯酸鹽粉末則會對口腔、喉嚨、食道及腸胃造成嚴重出血且穿孔性的腐蝕,最後導致死亡。重度中毒者會有永久疤痕和造成食道狹窄的病狀。
如果吸入由濃縮次氯酸鹽溶液釋出的氯氣,可能會造成鼻腔不適、喉嚨痛和咳嗽;同樣的溶液接觸到皮膚會產生燒灼感、發炎反應和水泡。若使溫和性的漂白溶 液接觸到眼睛可能會造成輕微且暫時性的不適,更高濃度的更可能對眼睛產生嚴重的傷害。長期暴露在低劑量的次氯酸鹽下也會造成皮膚不適。
留言列表